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有人说爱情像鬼,听过的人多,见过的人少。这话听着扎心,但仔细想想,爱情其实更像每天喝的白开水——不起眼,可离了它真不行。你瞅瞅地铁里牵着手打瞌睡的老夫妻,再看看夜市摊上互相擦嘴角油渍的小情侣,哪个不是把日子过成了连续剧的番外篇?
有个大姐跟我说过金句:“别在饿肚子的时候逛超市,别在孤独的时候谈恋爱。”这话糙理不糙。见过太多人把爱情当速效救心丸,工作不顺、生活迷茫就急着找人“治病”,结果病没治好,倒把药瓶子摔得稀碎。好的爱情得像熬小米粥,大火煮开了还得转小火慢慢咕嘟。
上次在咖啡馆听见俩姑娘唠嗑特有意思。一个说:“我男朋友连我姨妈期都记不住!”另一个回怼:“知足吧,我家那位倒是记得,结果每月准时送来冰奶茶。”你看,爱情里最可怕的不是记性差,是自以为是的关心。就像拧瓶盖这事儿,有人非要展示男友力,有人就爱自己拧,关键得摸准对方到底是矿泉水还是罐头。
朋友家老爷子老太太拌嘴特逗。老太太抱怨:“嫁你五十年,没听过一句我爱你。”老爷子边修遥控器边回:“当年谁天天翻墙给你送红烧肉来着?”所以说啊,爱情这玩意跟WiFi似的,信号强的未必网速快,整天把“我爱你”挂嘴边的,可能还没那个默默给你连热点的人靠谱。
最近刷到个视频特真实。姑娘生日收到男友锦旗,上面绣着“最佳饲养员”,男生理直气壮:“你说鲜花会凋谢,蛋糕会长胖,这个能挂家里天天看。”你看,爱情保鲜的秘诀根本不是鲜花钻戒,是能接住对方那些稀奇古怪的脑回路。就像打羽毛球,甭管对方发来什么球,你都能乐呵呵地抽回去,这局就能一直打下去。
说到底,爱情哪有什么万能公式。有人适合麻辣火锅般的轰轰烈烈,有人就爱清汤挂面似的细水长流。但甭管哪种配方,少点自我感动,多点将心比心,少点斤斤计较,多点难得糊涂。就像老话说的,鞋合不合适脚知道,日子舒不舒心,得看两个人能不能把白开水喝出回甘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