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器官是一项高度规范的公益行为,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以下是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
1. 什么是骨髓捐献?
骨髓捐献实际是通过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类似献血),而非传统意义的“抽骨髓”。现代技术已极大降低不适感。
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
2. 捐献条件
年龄:18-45周岁,身体健康,无传染病或慢性病。
自愿原则:需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
3. 捐献流程
步骤1: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前往所在地 红十字会 或 献血车/站 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抽取8-10ml血样进行HLA分型检测。
也可通过 中华骨髓库官网(https://www.cmdp.com.cn)查询线下采样点。
步骤2:等待配型
HLA分型数据录入中华骨髓库,与患者匹配成功后会通知您。
步骤3:高分辨配型与体检
若初步匹配成功,需再次抽血进行高精度配型,并通过全面体检确认健康状况。
步骤4:捐献造血干细胞
动员剂注射:捐献前4-5天每天注射药物,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
采集过程: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从手臂静脉采血,提取造血干细胞(约3-5小时),其余血液回输体内。
恢复:1-2周内身体可自行恢复,无长期影响。
4. 注意事项
捐献全程免费,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配型成功率极低(几万至百万分之一),需长期保持联系方式畅通。
二、捐献器官
1. 什么是器官捐献?
公民自愿在身故后捐献器官(如肾脏、肝脏、心脏、肺、角膜等),需严格符合医学、伦理和法律标准。
中国法律规定:活体器官捐献仅限配偶、直系亲属或三代以内旁系亲属(需伦理委员会审查),禁止买卖器官。
2. 捐献条件
公民逝世后捐献:需通过“脑死亡”或“心死亡”判定。
自愿登记:生前通过正规渠道登记,且家属最终同意。
3. 捐献流程
步骤1: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线上登记:
登录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网(https://www.codac.org.cn)或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线下登记:
前往所在地红十字会或公立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登记。
步骤2:告知家属
登记后需明确告知家属,因最终捐献需家属签字确认。
步骤3:实现捐献
当捐献者达到不可逆生命终点时,由医院启动捐献程序:
医学评估确认器官可用性。
家属签署《器官捐献确认书》。
器官获取组织(OPO)实施手术,并最大限度保持遗体完整性。
4. 注意事项
器官捐献遵循“无偿、自愿”原则,禁止任何形式交易。
捐献登记可随时撤销。
捐献者家属可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荣誉证书》,部分地区提供殡葬费用减免等关怀政策。
三、常见问题解答
捐献骨髓会影响健康吗?
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强,1-2周内可恢复,无长期损害(中华骨髓库数据显示20余年无严重副作用案例)。
器官捐献会延误救治或遗体处理吗?
器官捐献仅在医学判定死亡后启动,由专业团队操作,不影响抢救和遗体殡葬。
如何区分正规机构与非法组织?
仅通过 中华骨髓库、 红十字会 或 公立医院 渠道登记,警惕“有偿捐献”“快速配型”等骗局。
四、重要提示
骨髓捐献咨询:中华骨髓库热线 400-650-0831。
器官捐献咨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热线 400-010-6695。
慎重决定:捐献是长期承诺,需与家人充分沟通,理性评估。
捐献行为体现了无私大爱,但也需科学认知和法律保障。通过正规渠道参与,才能真正帮助他人、传递生命希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