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人生哲学,哲学智慧;人生感悟哲理,生命感悟哲理;人生名言句子语录,经典名言句子语录。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长期焦虑、压抑,怎么纾解?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4-17

长期焦虑和压抑是许多人在现代生活中都可能经历的困扰,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自我关怀,可以逐步缓解这些情绪。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供你参考:


1. 接纳情绪,停止自我批判

  • 允许自己感受:焦虑和压抑是大脑对压力的自然反应,不是你的错。试着用“我现在感到焦虑,这很正常”代替“我为什么总是这么脆弱”。

  • 减少完美主义:允许自己“不够好”,接受暂时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把目标调整为“今天先做一点小事”。


2. 身体调节:从生理层面缓解焦虑

  • 深呼吸练习: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天3-5分钟,能快速降低心率。

  • 运动疗法: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研究发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对焦虑改善效果堪比药物*。

  • 睡眠管理:焦虑常伴随睡眠问题。尝试固定作息,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用温水泡脚或听白噪音助眠。


3. 认知调整:打破负面循环

  • 写“焦虑清单”:把具体担忧写下来(如“担心失业”“害怕生病”),对每个问题问自己:“发生的概率有多大?”“最坏结果我能承受吗?”

  • 区分事实与想象:焦虑常源于对未来的灾难化想象。例如,“工作出错被批评”是事实,“因此被辞退、流落街头”则是想象。

  • 每天记录3件小事:睡前写下当天发生的积极事件(哪怕只是“喝到喜欢的奶茶”),训练大脑关注正面信息。


4. 建立“情绪急救箱”

  • 感官安抚:准备能快速安抚五感的东西,如薄荷糖(味觉)、压力球(触觉)、薰衣草精油(嗅觉)。

  • 安全岛冥想:想象一个让你感到安全的地方(如童年房间、海边),在焦虑时通过细节回忆(气味、声音、触感)让自己平静。

  • 5分钟法则:当压抑感来袭时,告诉自己:“只需要再坚持5分钟”,往往5分钟后情绪会自然回落。


5. 重建生活支点

  • 微小掌控感:每天完成一件可控制的小事(整理桌面、做早餐),找回对生活的掌控力。

  • 建立支持系统:定期与能倾听的朋友交流,如果难以开口,可以尝试在匿名社区写出来。

  • 限制信息过载:设置每天刷社交媒体的时间(如不超过30分钟),避免负面新闻加剧焦虑。


6. 寻求专业帮助的时机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尽快咨询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

  • 持续2周以上情绪低落,影响正常生活

  • 出现躯体症状(心悸、头痛、肠胃不适)且体检无异常

  • 有自伤念头或行为

  • 国内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北京24小时热线010-82951332,上海021-12320-5,其他地区可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查询。


7. 长期策略:培养心理韧性

  • 正念练习:每天10分钟观察呼吸或身体感受,不评判浮现的念头(推荐APP:潮汐、Now)。

  • 发展“缓冲地带”:培养与工作/压力源无关的爱好(如种植物、拼图),创造心理缓冲空间。

  • 营养支持:适当补充富含Omega-3的食物(深海鱼、核桃)、维生素B族,研究显示它们对情绪调节有帮助**。


记住:情绪像海浪,有起有落。你不需要立刻“战胜”焦虑,而是学会与它共处。每一次尝试自我关怀,都是在重塑大脑的神经通路。给自己时间,改变会悄然发生。


*参考文献:
- 运动对焦虑的影响研究(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21)
- Omega-3与情绪调节的关联研究(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8)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huodeleiyiyu/19597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