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天地之大,浩瀚无垠。庄子行走在草原之上,感受着风吹拂在脸颊上的柔风,伴随着细细的雨滴跳跃在大地之上。他静静地站在原野的尽头,眺望着远方的青山,仿佛追逐着天上的流星,思绪在无边的天幕中纵横飞扬。他心中释放着内心的束缚,思想在这广阔的天地里肆意徜徉,他的身体逐渐消融在大地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远处的山峦依稀可见,仿佛是一幅宏大的画卷展开在庄子的眼前。他迈开脚步,蓦然间穿越了时空的束缚,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群山巍峨,雾气缭绕。他站在一个高处,遥望山峰间的云雾,流转如仙境。庄子迈开脚步,在山间奔跑,他放声大笑,尽情释放出内心的欢愉,他就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在广袤的蓝天下翱翔。
逍遥而游,不受任何束缚,庄子创造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他置身于自然,感受着自然万物的流转变化。大自然的美,就如一个神奇的宝库,展示着无穷的奇迹。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万物生生不息。他倾听着百鸟的歌唱,看着花朵的绽放,想象着世界的无限可能。他如同一只蝴蝶,飞舞在阳光下,随意地掠过花海,在那里居住,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终于,庄子来到了一片茂密的竹林之中,他倚在一棵高大的竹子旁,闭上眼,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他聆听着竹叶的声音,轻柔的婉转如天籁。他不禁想起童年时光,那个无忧无虑、纯真无邪的年代。他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宁静,感悟着竹子所赐予的智慧,与自然融为一体,渐渐感受到了心灵的慰藉。
在这片竹海之中,庄子领略到了生命的意义,体验到了自由的奇妙。他了解到,放下俗世的纷扰和繁忙,去追寻内心真正的自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求。庄子告诉我们,只有从心灵开始,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让心灵在逍遥中飞翔,让思想在游离中成长。
庄子的《逍遥游》不仅仅是一篇文字的游记,更是一种心灵的醒悟。它通过描绘庄子与自然融为一体,放情自由的境界,给予了我们内心的启示和思考。逍遥之境,源于内心,它是一种对自由、对自然、对生命的追求。而庄子用他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富有诗意、想象力丰盈的境界,让读者在阅读时沉浸其中,感受到逍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