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王阳明的行踪遗迹中最为著名的之一,就是他在浙江绍兴的情景。绍兴是王阳明曾经任职的地方,也是他广泛传播心学思想的重要城市。当我踏入古城的狭窄街巷,仿佛能感受到王阳明曾经在这里教书育人的真挚心情。小巷弯弯,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似乎还残留着几分王阳明的脚步声。我想象着他怀揣着满腔热忱,在这里播撒着理想主义的种子,为后人树立了道德的楷模。
而位于福建福州的王阳明故居,则是他行踪遗迹中最具纪念意义的一处。故居座落在背靠群山、面临碧波的美丽风景区,建筑造型独特,展现了明代建筑的精湛工艺。走进故居,仿佛走进了王阳明卓越而充满哲理的人生。故居内陈列着他用过的文房四宝、读书的书案和撰写的心学著述,让人感受到他心性修养的深厚。在这里,我仿佛能和王阳明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他对道义的坚守和对人类思维进步的追求。
作为一名军事将领,王阳明的行踪遗迹中也有不少战场的足迹。他参与了多次征战,展现出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战略智慧。在江苏南京的明孝陵附近,有一片王阳明墓园,是他安葬的地方。墓园静谧而庄重,给人一种肃穆之感。看着墓碑上的名字和年代,我仿佛能感受到他战场上的不凡风采和对国家的忠诚。站在墓前,我默默祈祷着,愿他的思想永远流芳百世,影响后人。
除了这些著名的行踪遗迹,王阳明的思想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着深远影响。他提出的“知行合一”,被奉为人生哲学的重要原则,引导了无数人追求内心的真善美。他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为后世教育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的行踪遗迹不仅仅存在于地理空间中,更融入了人类文明的基石。
回望历史,王阳明的行踪遗迹点缀了中国的文化之旅。无论是他在绍兴教书育人的情景,还是他福州的故居和南京的墓园,都展现了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将领的多面形象。他的思想传承了儒家的精髓,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后人指引了前行的方向。
王阳明的行踪遗迹不仅仅是历史的符号,更是我们思考人生意义的重要参照。在追随他的足迹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坚守和奋发向前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