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智慧网:人生哲学,哲学智慧;人生感悟哲理,生命感悟哲理;人生名言句子语录,经典名言句子语录。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孔子的故事一:无懈可击的回答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3-08-18 0次阅读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有着卓越的智慧和深刻的思考,对于人性、道德和治理社会等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故事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孔子曾经有一次在前往楚国的途中遭遇了一次突袭。敌人很快将他们包围了起来,形势十分危急。其他的同道众人都非常惊慌失措,自乱阵脚,唯独孔子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

敌人向他发问:“你这次被我们逮住,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孔子回答道:“我是一个下地种田的农夫,如今被您们逮住了,无可奈何。”这个回答出乎了敌人的意料,他们没有料到孔子会如此恬淡自若。

敌人十分惊讶,无法理解孔子的平和态度:“你是那么有胆量,为什么不害怕?”孔子回答道:“我之所以不害怕,是因为我不怕生死,我只怕我没有做好本分而已。”敌人听后默然无语。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孔子坦然面对困境的心态,同时也彰显了他对本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观念。他的回答展现出了对人生道德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接受。

孔子的故事二:言传身教的立德修身

孔子非常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他不仅说教,更是身体力行地践行自己的理念,并将其传承给他的学生们。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曾子路因为饥饿而偷了一个橙子。

曾子路回到孔子身边时,心虚地对孔子说:“我饿了,所以偷了一个橙子。”孔子面色平静地回答道:“被饥饿所迫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只偷了一个呢?如果你实在饿得无法忍受,为什么不把剩下的一起拿走呢?这并没有人会知道。”

孔子的这个回答让曾子路感到惭愧和愧疚,他深深地体会到做人做事要有原则和底线。从此以后,曾子路再也不敢违背自己的良心。

孔子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和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他的教诲不仅停留在文字上,更是融入了他的一言一行,使得他的学生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

孔子的故事三:广纳天下英才的胸怀

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提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广泛学习各类知识,使自己变得博学多才。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跟随他在大街上走,碰到了一个俊俏而又潇洒的人。子贡认为他的才能应该得到孔子的赏识,便告诉孔子:“那个人才貌出众,您为何并未驻足?”

孔子微笑着答道:“他们的确很优秀,但是你不能只盲目地去追求才貌出众的人。人才应该是多样化的,只有广泛地吸收各类人才,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孔子的这番话让子贡茅塞顿开,明白了孔子对于人才的胸怀和求贤若渴的心态。

孔子广纳天下英才,他认为人的才能不分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出身,都应该得到肯定和重用。他的这个观点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孔子的故事四:以和为贵的和平宣言

孔子提倡和平,他认为通过和平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安宁。他常常强调以和为贵,以道德为基础来建立社会秩序。

有一次,孔子所在的国家陷入内乱,百姓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有人向孔子请教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孔子回答道:“先改变你自己吧。当你能够遵循道德准则,与他人和解,你就有能力去影响他人,推动社会的和谐。”

孔子的这个回答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他认为,实现和平需要从自身做起,以德化人,通过正直和宽容来感化他人,最终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

孔子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他的以和为贵的和平宣言至今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他的故事激励着大家在现实中坚守道德,呼吁和谐与共存。

孔子的故事五:博大精深的圣人之道

孔子的思想体系极为丰富,他为后世留下了一系列的散文、语录和论述。这些著作中蕴含着他对于人性、礼仪、道德、政治等诸多问题的独特见解。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通过这句简单而深刻的话,表达了他对于人与人之间互惠互利的要求。他认为,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自己所期望的行为标准,以此来推行社会的公正和善良。

孔子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底线思维的方式,要求我们在行为中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他的故事和言论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尚的道德境界,成为一个更加有益于社会的人。

孔子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至今仍然让人敬仰。通过学习他的思想和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为实现现代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zhongguozhexue/kongzi/3151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