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道德经》是古代中国道家学派创立者老子的主要著作,是道家学说的经典之一。该书分为两部分:“道经”和“德经”,共有八十一章。第七章属于“道经”部分,主要论述了道的无为而治的特性和道对万物的生化作用。本章分为七个段落,每个段落一个小标题,内容里有1、2、3、4、5、6、7等序号。
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译文:
道始终无为,却无所不能。诸侯和王者如果能坚守道,万物将自然演化。在演化过程中如果产生欲望,我将用无名的质朴来镇压。无名的质朴,也不会有欲望,没有欲望就能保持宁静,天下将自然走向正道。
2. 无形无名,天地之始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便随之而来;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便随之而来。所以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相互依存,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因此圣人从事无为的事业,实行不言的教化,万物自然生成而不辞让,创造而不占有,施为而不自恃,功成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生成一,一生成二,二生成三,三生成万物。万物背负阴气而怀抱阳气,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而生成和谐。人们所厌恶的,是孤独、寡居、不谷,而王公却用这些作为称呼。所以事物有时候受损反而有益,有时候受益反而受损。人们所教育的,我也教育他们。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将以此作为教育的首要原则。
4. 道之尊,德之贵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产生于无,进入于无。因此我知道无为有益。不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能达到的。
5.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声和生命哪个更亲近?生命和财富哪个更重要?得到和失去哪个更痛苦?所以过分珍爱必然导致巨大的耗费,过多收藏必然导致惨重的损失。知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可以保持长久。
6.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好似有空虚,但作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讷。躁动能战胜寒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