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曾国藩(1811-1872),字培之,号纪南,江苏镇江人。他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的影响力可谓深远而广泛。他的传奇经历和卓越才干使得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楷模和标杆,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青年曾国藩:刻苦用功
曾国藩年少时便独具慧眼和过人才智,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他拼尽全力投身学术探索。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和勤奋努力的精神。他对经史典籍的钻研有过人之处,尤其擅长经学。他每日刻苦用功,刻下无数字,悉心揣摩圣贤之道,为日后斩将夺印打下了坚实基础。
曾国藩:铁肩担道义
随着时光流转,曾国藩砥砺前行,在清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其政治智慧让人赞叹。他一方面秉持着孟子心中有天下的理念,勤勉尽职,一刻不敢懈怠;另一方面,他更是具备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推动农业、教育等各项改革,力求为民众谋福利。曾国藩一手推动湘军的建立,可谓伟绩无数。
曾国藩:致力教育兴邦
曾国藩深知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他始终以教育为己任,为开创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曾国藩在晚年成立了多所学校,并亲力亲为,亲自起草教学大纲和考试制度。他提倡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实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曾国藩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成果显著,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曾国藩:家族风范传世
曾国藩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位出色的家族人。他有八子,无不焕发出灿烂的智慧和勇敢的担当。曾国藩的子孙们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他们承袭了曾国藩的家风家训,坚守着正直、勤奋和有为的品质,为整个家族增光添彩,传承下去。
曾国藩:永存人们心中
曾国藩是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他以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他所提倡的“永不懈怠,励精图治”的精神,不仅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不可战胜的精神。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贡献,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他所倡导的勤勉、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强大意义的。我们应该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更多正能量,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