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的十章被誉为其核心内容。这些章节涵盖了关于人类生活、道德行为与自然法则的深刻洞见。下面将为您呈现老子十章的原文及翻译,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其中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
道,称之为道,不是永恒的道;名,称之为名,不是永恒的名。道无名,是天地的起始;名有名,是万物的母。因此,常无欲,以观察其奥妙;常有欲,以观察其界限。这两者,同源而有不同名称,都称之为玄。玄的更玄,是世间万物的根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
世人皆知道美是美,就会认为其丑陋;世人皆知道善是善,就会认为其不善。因此有与无相互依存,难与易相互构成,长与短相互衬托,高与下相互倾斜,音声相互和谐,前与后相互随行。因此,圣人从事无为之事,行善而不言教。万物自然而生,没有真正的开始,生而不占有,为而不依赖,功成而不居功。唯有不居功,则永远不会离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让百姓不争斗;不贵重难以获得的财物,让百姓不去盗窃;不显露可欲之物,让百姓的内心保持平静。因此,圣人的治理方式是内心虚空,身体实质,心志柔弱,骨骼坚强。常让百姓无知无欲,使那些聪明的人也不敢有所行动。实行无为,则没有事情无法解决。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翻译:
道气澎湃而可使用,或者说无法被填满。深渊啊,它仿佛是万物的根本。解除一切纷扰,和谐一切光明,与尘土相同,湛然而不露形迹。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子孙,仿佛是天帝的悠长先祖。
......(以下省略)
通过阅读老子十章的原文及翻译,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考。老子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类生活和道德行为的本质真理,以及与自然法则相辅相成的重要观点。这些章节引导我们反思我们自身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追寻内心的宁静和与世界的和谐共处。尽管诸多学者对于老子十章的解读仍然有许多争议,但其中的哲学思想依然具有启迪和引导作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