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第一段:在追求名利的世界里,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一句宋代辛弃疾的词句,用简洁的表达道出了人生苦难之后的短暂喜悦。人生如细蓝色的云彩,飘渺而不确定。众生之中,有人趁势追逐着名与利,宛如疾驰于波涛汹涌的大海,终究也只能追寻短暂的快乐与喜悦。人活在世上,莫不对名与利柔弱,在短暂的繁华之中寻求一丝温暖,因此“人生得意须尽欢”。
第二段:人生的道路几经曲折,我们在尘世中形成了一个个心结,渐渐迷失了自我。在这个迷宫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诗经·桑中》,告诉我们即使在困境中逆境,君子也应该努力奋斗,不向命运低头。生活或许并不如我们所愿,但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度过生命的波澜,才能在茫茫人生的大海中扬帆起航。
第三段:人生犹如一幅画卷,有人沉溺于璀璨之色,有人追求真理的殿堂。众生万象中,有一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曹操在《短歌行》中的词句,不负每一个自我,在人生的炼狱中坚持,才能真正成为人生的强者。人的一生如弯弓,创造辉煌的时间只有那么一瞬间。再多的名利,如果不能内心强大,都会如同泡影般消失。只有用丹心照亮人生的历程,才能让我们与众不同,让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
第四段:时光匆匆,年岁荏苒,心中总有一份期许,想要捕捉住瞬间,留下真实的自我。因此,有一句名言成为人们的信条:“既来之,则安之”。这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学会接受和适应。生活总是会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考验,种种困难和挑战接踵而来。但我们不能为此而气馁,不能停滞不前。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我们都要保持平静的心态,懂得适应和接受,才能在变幻无常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第五段:在寻找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迷失自我,忘记了最初的初心。有一句名言深入人心:“心有不甘,而腔子里却全是悲伤”。这是一句来自《平凡的世界》的名句,道出了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常常经历的挫折和痛苦。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渴望,但现实却常常戏弄人,让梦想化为泡影。而我们在不断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却往往伴随着无数的痛苦和挫折。但即便如此,我们不能丧失斗志,更不能停止追求。因为人生虽然短暂,但梦想却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