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原文及翻译
《庄子·山木》是《庄子》内篇中的一篇,是庄子借山木的形象,阐述道家的哲学观念。全文以七个寓言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寓意深刻,给人以启示。接下来,我们将逐个分析这七个寓言故事,并给出原文及翻译。
一、庄子见木匠
原文: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树,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翻译:庄子在山林中行走,看到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伐木工人停在旁边,却没有砍伐它。庄子问原因,伐木工人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正因为没有用处,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
二、庄子与梓庆
原文:庄子游于漆园,遇梓庆。庄子曰:“子之巧,至于此乎?”梓庆曰:“夫子何谓也?”曰:“吾闻子之巧,梓庆梓之匠也,能以梓为琴者。”梓庆曰:“夫子过矣!夫子过矣!吾岂敢为梓庆梓之匠哉!吾闻梓庆梓之匠者,三年而成一张,面不改色。吾岂敢以梓庆梓之匠者自谓哉!”
翻译:庄子在漆园游玩,遇到了梓庆。庄子说:“你的技艺,竟达到了如此地步!”梓庆问:“你指的是什么?”庄子说:“我听说你是梓庆梓的巧匠,能用梓树制作成琴。”梓庆说:“您过奖了!您过奖了!我怎么敢自称是梓庆梓的巧匠呢!我听说真正的梓庆梓巧匠,三年才能制作出一张琴,而且面色不变。我怎么敢以梓庆梓巧匠自居呢!”
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无为,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之知;子非鱼,亦不知鱼之乐。”庄子曰:“善哉,子之问!子非我,固不知我知鱼之乐;我非子,亦不知子之不知鱼之乐。”
翻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动,从容自在,这就是鱼的乐趣。”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你不是鱼,也不知道鱼的乐趣。”庄子说:“好啊,你的问题!你不是我,固然不知道我知不知道鱼的乐趣;我不是你,也不知道你不知道鱼的乐趣。”
四、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下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下,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无为,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之知;子非鱼,亦不知鱼之乐。”庄子曰:“善哉,子之问!子非我,固不知我知鱼之乐;我非子,亦不知子之不知鱼之乐。”
翻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下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动,从容自在,这就是鱼的乐趣。”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你不是鱼,也不知道鱼的乐趣。”庄子说:“好啊,你的问题!你不是我,固然不知道我知不知道鱼的乐趣;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