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智慧网:人生哲学,哲学智慧;人生感悟哲理,生命感悟哲理;人生名言句子语录,经典名言句子语录。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3-08-18 0次阅读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概括,揭示了人类天生善良、同情他人的本质。

人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动物,我们注重彼此间的互助与关爱。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一种从内心深处传来的善意,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关心和尊重的一种表现。它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纽带,促使我们关注他人的困境,感同身受,积极地去帮助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善他人的处境。

实际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即使与其无关,也会有人主动上前扶起;当我们听到一个婴儿的哭声,即使没有亲缘关系,也会有人走上前去安慰;当我们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在弱小的身躯中流露出的无助与痛苦,我们会不禁心疼,并立即采取行动,为其寻找救助的方式。这些种种行为都是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不忍之心,它激发了我们对他人的关怀和照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体现了人类的共情能力

孟子的这句话,不仅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一种阐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往往建立在我们对他人处境的感同身受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味着我们具备了共情的能力,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共情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它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体验他人的情感,与他们产生共鸣。当我们能够感同身受,我们就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困境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共情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社交交往中,能够理解并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亲和力,也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共情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各个方面、感受到他人的需要,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制定解决方案,并得到更好的结果。

培养不忍人之心,构建和谐社会

不忍人之心是人类共有的天赋品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我们会忽视并丧失这种共情的能力。因此,培养不忍人之心,建立和谐社会,成为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教育。培养共情能力应该从小学开始,通过教育使孩子们懂得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人,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对他人的困难伸出援手。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去表达。

其次,社会各界应加强共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他人的困境和需求,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共情能力。

此外,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应该倡导共情精神。媒体的力量巨大,它能够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媒体应注重传播正能量的信息,增强人们对于他人困境的关注和理解,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它体现了人类之间共情的能力。只有通过培养共情能力,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和谐、进步的社会。人人都有共情的能力,所以让我们放下短视和偏见,以宽容和爱心去对待他人,让我们的不忍之心照亮整个世界。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zhongguozhexue/mengzi/4024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