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经济学家是个人,他们告诉你在影院外面恶化的天气会增加票价,但却告诉你涨工资只是经济规律。”
这句名言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经济学家们在解释现象时可能存在的某些偏差和矛盾。经济学家们常常强调市场规律和经济原理,但有时却无法完全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这句话讽刺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的片面性和不全面性。
“学院派的懒汉也是懒汉。”
这句话以讽刺的口吻指出了学院派的人士有时候对实际问题缺乏实际行动。学院派常常注重理论,但在实施方面却有时显得迟疑和犹豫不决。这句话戏谑地暗示,无论是学院派的懒汉还是普通懒汉,他们都是缺乏积极行动的。
“社交媒体将把人们分为两个群体:那些说自己有很多朋友的人和那些实际有很多朋友的人。”
这句讽刺的名言暗示了社交媒体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许多人通过社交媒体塑造一个虚假的形象,声称自己有很多朋友,但实际上却缺乏真实的社交关系。这句话揭示了社交媒体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的人际关系表象与实际之间的差距。
“政客是一个脱离真相的职业,除非他们在互相攻击。”
这句话以讽刺的方式强调了政客们在竞选和斗争中常常背离真相的现象。作为政治人物,他们常常在争取选民支持时夸大事实,攻击对手,并且不是总是讲真话。这句话揭示了政客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可能会不择手段。
“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将事情分为两种类型的人,另一种不是。”
这句讥讽的名言调侃了人们通常倾向于将事物简单地二分。有些人倾向于用黑白对立的方式看待世界,而另一些人则更加意识到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句话提醒人们反思自己是否容易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
“只有孩子才敢问天真的问题,而成年人害怕被嘲笑、被评论。”
这句讽刺的名言揭示了成年人与孩子的一种不同态度。孩子天真无邪,敢于提出问题,而成年人则可能因为担心自己的形象受到嘲笑而不敢发表意见。这句话暗示了成年人的固步自封和对批评的敏感。
“有些人总是懒得工作,但从不懒得找借口。”
这句名言以幽默的方式嘲笑了那些总是找借口逃避工作的人。这些人可能抱怨工作太多、环境不好或者时间不够,却从不主动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意识到自己是否常常找借口逃避责任。
这些关于讽刺的名言通过幽默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境和现象。它们呈现了一种通用的讽刺风格,旨在引起人们对社会、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的思考。讽刺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激发思考的名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