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智慧网:人生哲学,哲学智慧;人生感悟哲理,生命感悟哲理;人生名言句子语录,经典名言句子语录。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马克思 资本论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4-06-03 0次阅读

一、引言:走近马克思的《资本论》

《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为三卷,分别于1867年、1885年和1894年出版。这部著作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从多个方面对《资本论》进行详细阐述,以激发读者的兴趣,为深入研究这部著作提供背景信息。

二、马克思的生平与《资本论》的创作背景

1. 马克思的生平经历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出生于德国特里尔,是一位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曾担任过报纸的编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资本论》的创作背景

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马克思敏锐地观察到这些问题,并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经济学、哲学和历史著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他创作了《资本论》。

三、剩余价值理论

1. 剩余价值的来源

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劳动者在创造自身价值(即劳动力价值)的过程中,还需要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2. 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通过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两种方式实现。延长工作日可以使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则可以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

3. 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在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资本家获得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劳动者获得工资。这种分配方式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4. 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家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剥削劳动者,从而实现资本的积累。

5. 剩余价值理论的启示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为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危机

1. 资本积累的规律

资本积累具有内在的规律,即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导致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加剧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2. 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一方面,生产社会化使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消费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表现为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因此经济危机不断重复出现。

4. 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

资本主义危机对劳动者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如失业、贫困、社会动荡等。这些现象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5. 资本积累与社会主义建设

资本积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合理利用资本积累,可以逐步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马克思的《资本论》进行了详细阐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在矛盾和剥削本质。通过对《资本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为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危机的周期性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3. 《资本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经济现象,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4.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资本论》与现代经济问题的关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等。

《资本论》是一部具有深刻洞察力和重要价值的著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通过学习《资本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waiguozhexue/zibenlun/17680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