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个人破产制度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不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作为首个地方性试点,已在深圳市正式施行。以下是基于深圳试点情况的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居住和社保要求:
在深圳居住且连续缴纳社保满3年。
债务类型:
因生产经营或生活消费(如经营失败、过度借贷、突发疾病等)导致丧失清偿能力。
债务规模:
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提交申请
破产申请书(说明负债原因、经过及财产状况);
收入证明、社保记录、财产清单、债权债务清单等;
诚信承诺书(承诺如实申报财产及债务)。
债务人本人或债权人可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需提交以下材料:
法院审查与受理
法院审查是否符合条件,若受理会裁定进入破产程序,并指定管理人。
破产程序阶段
和解程序:债务人与债权人协商分期或减免债务。
重整程序:制定还款计划(通常3-5年),保留部分财产维持基本生活。
清算程序:变卖债务人非豁免财产(如房产、车辆等)清偿债务,剩余债务可依法免除。
免责考察期(仅清算程序)
清算程序后需通过3年行为限制期(如限制高消费、职业资格等),期满后可申请免除剩余债务。
诚实信用原则
隐瞒财产、虚构债务或转移资产可能被驳回申请,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豁免财产范围
可保留必要的生活、医疗物品和费用(如基本家具、合理衣物、社保账户等)。
免责限制
因赌博、奢侈消费等产生的债务,或故意侵权、赡养费等债务不可免除。
全国其他地区
非深圳居民或非试点地区,可通过《民法典》中的“债务减免协议”(需全体债权人同意)或参与地方探索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类似个人破产)解决债务问题。
若无法申请个人破产,可尝试以下方式:
与债权人协商:制定分期还款计划或债务减免协议。
债务重组:通过法律或专业机构协助调整债务结构。
法律保护:若遭遇暴力催收,可报警或向法院起诉维护权益。
咨询专业律师:个人破产涉及复杂法律程序,建议寻求专业指导。
理性评估财务状况:破产是“最后手段”,可能影响信用记录、职业发展等,需慎重选择。
目前个人破产制度仍在探索中,未来可能逐步推广至全国。建议关注政策动态,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务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