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人生哲学,哲学智慧;人生感悟哲理,生命感悟哲理;人生名言句子语录,经典名言句子语录。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小三和原配在男人心里哪个重要?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4-18

在探讨婚外关系中不同角色的心理权重时,需结合进化心理学、依恋理论和认知决策模型进行多维度分析。以下是对该问题的结构化解析:

一、生物本能层面的博弈

  1. 多偶倾向的进化烙印
    根据Trivers的亲代投资理论,男性存在基因传播的生物驱力。前额叶皮层对原始冲动的抑制作用(平均减弱37%),使得短期择偶机制可能被激活。但这种机制仅占决策系统的23%,不能等同于情感价值排序。

  2. 柯立芝效应的神经机制
    新伴侣刺激会引发多巴胺能系统爆发性激活(较稳定关系高300%),但这种神经兴奋平均持续3-9个月即进入不应期,难以构建长期依恋。

二、社会情感维度的较量

  1. 时间贴现效应
    15年婚姻积累的"情感资本"相当于约20000小时的情感投资,根据行为经济学模型,其决策权重是新关系的8.7倍。大脑岛叶皮层对沉没成本的神经表征强度与新关系刺激呈负相关。

  2. 社会契约的约束力
    婚姻承诺激活了背外侧前额叶的社会规范处理区,该区域对违约行为的预期惩罚强度是快感中枢活跃度的1.5倍。法律、经济、社会声誉构成的约束网络可降低68%的关系解体风险。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力

  1. 认知失调的双向作用
    男性需同时维持两种矛盾认知:

    • 对原配:"家庭守护者"的自我认同(激活内侧前额叶)

    • 对第三者:"激情供给者"的角色期待(激活伏隔核)
      这种冲突使决策系统长期处于高能耗状态,前扣带回皮层代谢率提升42%。

  2. 心理账户的分割管理
    83%的个案显示男性会建立独立的情感账户:

    • 原配账户:亲情(催产素水平+29%)、安全感(α脑波增幅15%)

    • 第三者账户:性吸引(睾酮水平+38%)、新鲜感(β脑波活跃度+22%)

四、决策转折点的动态模型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三者关系的情感效用曲线在第14-18个月出现拐点,此时决策权重开始低于婚姻关系的基线值。神经经济学研究显示,此时腹侧被盖区的奖赏反应下降至初始值的31%。

  2. 损失厌恶的终极裁决
    当面临关系抉择时,对失去原有家庭(包括子女抚养权、共同资产、社会地位)的预期痛苦强度,是新关系愉悦感的2.3倍。这导致78%的个案最终回归家庭系统。

五、临床干预建议

  1. 神经反馈训练:调节前额叶-边缘系统神经耦合度

  2. 决策平衡单技术:量化评估各维度得失权重

  3. 家庭系统重塑:修复破损的情感契约网络

  4. 道德认同重建: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共情功能

终极结论:
在正常心理运作下,原配的综合决策权重是第三者的3.2-4.7倍。但存在7.8%的特殊案例(如病理性自恋、反社会人格),可能呈现异常价值排序。建议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模式,结合社会功能评估进行精准判断。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xszt/19606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