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318国道前往拉萨是一次壮丽的旅程,但高原反应是必须认真应对的问题。以下是详细的建议:
初次进入高海拔者:尤其是快速上升至2500米以上的人群。
心肺功能较弱者: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人(建议出发前咨询医生)。
缺乏高原经验者:未掌握合理适应方法的人。
运动强度过大者:骑行本身耗氧量大,若未合理分配体力,风险增加。
曾有高原反应史者:个体差异大,但既往症状可能提示易感性。
预防类药物:
乙酰唑胺(Diamox):125-250mg/次,每日2次,出发前1天开始服用,可减轻症状并加速适应。
红景天(可选):需提前1-2周服用,效果因人而异。
缓解症状药物: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头痛、肌肉酸痛。
茶苯海明/胃复安:缓解恶心、呕吐。
急救药物:
地塞米松(处方药):用于严重高原脑水肿(HACE),4-6mg每6小时一次,需立即下撤并就医。
硝苯地平(处方药):缓解高原肺水肿(HAPE),需专业指导使用。
建议携带便携式氧气瓶/罐:尤其是初次骑行高原者,可备2-3罐(每罐约500ml),用于紧急缓解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
正确使用氧气:避免过度依赖,仅在症状无法通过休息和药物缓解时使用,每次吸氧5-10分钟。
氧气袋补充:沿途城镇可充氧,但携带较笨重,适合队伍支援车携带。
阶梯式上升海拔:行程中安排2-3天在3000米左右适应(如康定、理塘)。
保持充足水分:每日饮水2-3升,避免脱水加重反应。
饮食与休息: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米饭、面条)提供能量。
避免饮酒、吸烟及油腻食物。
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骑行节奏控制:每日爬升不超过500米,遇高海拔垭口(如东达山5130米)后及时下撤至低处住宿。
识别危险信号:持续头痛、呕吐、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咳粉红色泡沫痰(HAPE)需立即行动。
应对措施:
停止骑行,原地休息并吸氧。
服用急救药物(如地塞米松)。
迅速下撤至低海拔地区(下降500-1000米)。
联系救援(318国道沿途城镇有卫生院,部分路段信号可能不稳定,建议携带卫星电话或提前规划求助点)。
血氧仪: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0%,低于85%需警惕)。
防晒与保暖:高原紫外线强,温差大,需备防晒霜、墨镜、冲锋衣。
应急通讯工具:如对讲机、GPS定位设备。
高原反应不可预测,但通过科学准备可大幅降低风险。合理规划行程、携带必要药物与氧气、重视身体信号是关键。若症状持续加重,务必以安全为先,及时下撤。祝您骑行顺利,平安抵达拉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