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以下是一组直击人心的心情短语与人生感悟,短如刀刃,却能切开生活的表层,露出暗涌的情感与真相,适合发朋友圈、写日记或深夜自省:
「时光与遗憾」
“童年想要逃离的,成了中年回不去的。”
(故乡是张过期车票)
“我们总在‘等以后’,而‘以后’从不等人。”
(拖延是温柔的刽子手)
“父母老去的速度,比我成功的速度快十倍。”
(孝心的数字焦虑)
「孤独与成长」
“朋友圈点赞上百,不如病假时一碗粥。”
(热闹是糖衣,孤独是药)
“成熟是学会把哭声调成震动模式。”
(成年人的情绪管理学)
“年轻时怕不合群,中年后怕太合群。”
(自我认知的觉醒周期)
「爱与幻灭」
“婚礼上说的‘永远’,有效期不过三年保修期。”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
“爱情死于微信已读不回,友情亡于拼多多砍一刀。”
(数字化时代的感情保质期)
“最好的关系是:我敢素颜,你敢哭穷。”
(真实感比仪式感稀缺)
「物质与欲望」
“用996赚护肝片,用信用卡买松弛感。”
(现代人的莫比乌斯环)
“购物车装满‘想要’,存款余额写着‘需要’。”
(消费主义的清醒剂)
“房子装得下家具,装不下安全感。”
(物质与精神的错位)
「自然隐喻」
“仙人掌学会开花时,沙漠已忘了雨季。”
(成熟总带着迟到的苦涩)
“浪花拼命上岸,终究要退回深海。”
(挣扎与宿命的悖论)
“苔藓偷走大树的光,却成了蚂蚁的星空。”
(渺小者的另类浪漫)
「黑色幽默」
“白天‘人间值得’,深夜‘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当代情绪分裂实录)
“小时候笑孔乙己,长大后成了不脱长衫的骆驼祥子。”
(理想主义者的现实变形记)
“鸡汤告诉我‘做自己’,账单提醒我‘做牛马’。”
(生存哲学的左右互搏)
「觉醒时刻」
“焦虑是才华在体内暴动——要么行动,要么镇压。”
“镜子里的皱纹是年轮,心里的茧才是人生。”
“有人等伞,有人等雨停,我在等雨浇醒装睡的灵魂。”
使用场景:
朋友圈暗语:配夕阳图写“浪花退回深海”
签名档:用“哭声调震动”自嘲成年人生存法则
日记戳心:记录“父母老去VS成功速度”的刺痛感
这些短语如情绪的快捷键,按下去能启动一场微型心灵地震。哪一句成了你的今日心情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