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一、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为学生们挑选适合阅读的书籍显得尤为重要。一本好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按照百度搜索引擎的收录排名进行介绍。
二、科普类书籍
1.《从一到无穷大》:乔治·伽莫夫著,书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2.《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著,这是一部科普巨著,以幽默风趣的笔触讲述了宇宙、地球、生命等科学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文学名著
1.《红楼梦》:曹雪芹著,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适合学生阅读。
2.《西游记》:吴承恩著,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寓意丰富,语言生动,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好选择。
四、成长励志类书籍
1.《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通过小王子的冒险经历,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著,讲述了作者在失去听力和视力后,依然勇敢面对生活,努力求知的励志故事。
五、历史类书籍
1.《史记》:司马迁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以幽默风趣的笔触讲述了明朝历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历史。
六、科幻类书籍
1.《三体》:刘慈欣著,是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讲述了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的碰撞,引发学生对宇宙和未来的思考。
2.《基地》:艾萨克·阿西莫夫著,描绘了一个庞大的科幻世界,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哲学和人性。
七、心灵鸡汤类书籍
1.《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著,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背叛和救赎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价值观。
2.《平凡的世界》:路遥著,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激励学生勇敢面对生活。
八、总结
以上推荐的书籍涵盖了科普、文学、成长励志、历史、科幻和心灵鸡汤等多个领域,适合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学生阅读。希望这些书籍能陪伴学生们度过美好的课余时光,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也期待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寻找适合学生阅读书籍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