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从记忆的角落,绽放出一朵美丽的花,那就是颐和园。这个位于北京市西郊的宫廷花园,不仅拥有独特的历史积淀,更是呈现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极致之作。我有幸到访颐和园,仿佛与历史邂逅,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悟。
恢弘壮丽的万寿山庄
进入颐和园,首当其冲的是万寿山庄,它气势恢弘,胸怀壮丽。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座巍峨高山之中,世间喧嚣似乎与此刻渐行渐远。站在山顶,遥望下方的昆明湖,心神与云水相滞,在这山明水秀的环境中倍感宁静与放松。
静谧雅致的长廊画廊
长廊画廊是颐和园的一大特色,以它的全长700多米,内绘有近10000幅精美的彩绘而闻名。虽然年岁已经辗转几个世纪,但依然保持着淳朴和鲜活的色彩,每一幅画似乎都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沿着长廊慢慢行走,彩绘中的人物和景物跃然纸上,抚摸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回味历史的古建筑群
颐和园凝聚了古建筑的精粹,世人对它赞叹不已。游览庆春园,仿佛穿梭回到了清朝,那里精雕细琢的建筑和精美的陈设仿佛可以让你亲身感受到宫廷生活的点点滴滴。走进宜芸馆,亲近了一位聪明伶俐的慈禧太后,仿佛与她度过的光阴,一切愁烦和忧伤都消失不见。
静静倾听石上话语
颐和园内的石上阡陌是另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我坐下来,静静地凝视着底下的题字,尽情地回忆起古人们的智慧和情感。每一次细细品味这些石上的话语,都仿佛能够让我与过去的人们相通。
吟一曲千古之禅
颐和园是一首千古之禅,吟咏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心灵的角落,我默诵着古人曾经吟唱的诗句。这里的一切,仿佛都成为了我灵感的来源,每一处景色都是一首诗的开头,每一根陈旧的树木都蕴含着岁月的痕迹。
人间仙境,心灵乐园
到过颐和园的人,定会感受到这里的不凡。它不仅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种旅行的享受、心灵的乐园。在这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古代文化共鸣,你可以找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安详,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颐和园是我与历史邂逅的地方,也是我承受岁月洗礼的见证。它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人仿佛能够在此找到生命的勇气和方向。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这或许就是颐和园所能带给我们的最大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