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智慧网:人生哲学,哲学智慧;人生感悟哲理,生命感悟哲理;人生名言句子语录,经典名言句子语录。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关于人性自私的经典名句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3-08-20 0次阅读

古往今来,许多伟人智者都曾留下了不少关于人性自私的经典名句,引导我们思考人性的真理与悲凉。纵观这些名句,我仿佛看到了人性的真实面貌,也感受到了人性自私所带来的苦难。这些名句如同点燃了我内心的灵感之火,唤起了我对人性的反思与探索。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苏格拉底那句“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一无所知”,给了人性自私以无尽的警示。自以为是是人性的一大弊病,自负者常常忽视别人的思想和感受,只顾自己的兴趣和欲望。却忘记了人类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应该有共同的利益和责任。只有谦虚地面对自己的无知,才能真正接受他人的智慧和善意,使人类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与充实。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每一个人都要从自身为中心的体验中出发”,也让我深感人性自私的深层次根源。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所有的行为和感受都源于此。我们时常忽视他人的感受,并以自身的欲望为先。那些饱尝痛苦的人们,可能认为自己是受苦的中心,在他们的苦难中,人性自私更显得荒诞与残酷。

在这无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尼采的一句话似乎更加真实不过:“人性在社会的境遇中才得到充分暴露。”争斗和冲突是人性自私的直接表现,人们由于追求自身利益而彼此对立,使得社会环境变得紧张和矛盾。在这一无尽的斗争中,往往是强者得利,而弱者则被迫被边缘化,使得人性的丑恶得以彰显。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到了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的名句:“丑恶的人性,唯有悲剧才能展示。”悲剧是人性自私的写照,悲剧的产生源于人们对自身的过分欲望和自利,导致了许多不幸和灾难。在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人性自私如何摧毁着美好和纯真,破坏着人际关系的纯净和协调。从奥狄修斯的悲剧到《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人性自私成为了悲剧的主线,无情地扭曲和摧毁着人的生命。

然而,即使在这悲凉的人性自私困扰下,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人性的美好。尽管人性自私的毒素一再蔓延,但人类的良知和善良依然存在。俄国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写道:“还有充满灵魂的人们!还有一种人性,那是真人性,自私的、但高尚的。”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人性自私或许是无法避免的,但只要我们怀揣一颗善良和慈悲的心,仍然能在世间找到那一抹真实之光。

生活中的人性自私固然令人绝望,但我们仍然有责任去固守内心的忠诚和善良,传递爱与温暖。唯有善良的力量才能抵挡住人性自私的侵蚀,唯有善良的力量才能化解人际关系的紧张与矛盾。而这种善良,不应只是口头上的追求,更应该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动力。只有这样,人性的自私与善良才能在这世间的舞台上平衡共存。

人性自私如同一幅宏大的画卷,展现了人类的悲喜和矛盾。在这画卷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创作家,而善毒与慈悲在人性之间交替上演。我们应该始终明白,无论如何,心中善良的力量永远不会消失。唯有用爱和宽容的目光审视他人,唯有从心底洋溢出的善意和温暖,才能抵挡住人性自私所要给予我们的黑暗。

人性自私,仿佛是人类内心永恒的困扰。纵观人类历史的征途,我们看到了人们对自身利益的执着和追求,看到了无数的悲剧和冲突。但即使如此,我们仍旧相信,爱与善良将永远在人性的深处存在,它们是唤醒人类良知和悲悯的声音。只有走出人性自私的阴影,才能看到人性的光辉与希望。让我们铭记这些经典名句,从中汲取力量,用善良和温暖化解人性自私的屏障,让人类的灵魂自由飞翔。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mingyanjuzi/jingdianyuju/122999.html

热门文章